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低盐饮食有利于什么健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低盐饮食有利于什么健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知道人体缺盐的危害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被教育不能多吃盐。这话本身没错,问题是很多人有个习惯,就是做什么事儿很容易“过”,于是危“盐”耸听起来,把盐说得一无是处。明明说的是“不要过量食用盐,会加重肾的负担”,而不是说不让吃盐。要知道,盐是好东西,在中医里,咸味入肾,适当食用咸盐,是可以提升肾气的。
需要防的是钠,而不是盐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对于人体而言,钠的摄入量不能过多,否则会加重肾的负担,诱发高血压或者水肿等。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不能吃盐,而是不能摄入过多的钠离子。除盐之外,含有钠的日常食物简直太多了,比如奶酪、沙拉酱、三明治、罐头,甚至面包——不是说只有咸的食物里才含有钠,这些吃起来并不觉得咸的东西,钠含量一样很高。除此之外,带有咸味的调味品、腌渍品里都含有钠。不要以为做菜不放盐、放酱油就行了,说不定摄入的钠离子更多。所以,我们要防的是钠,而不是盐。适当食用一些盐其实是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抗战片,其中有一幕特别感人:红军被围困在山上好几个月,因为饮食中没有盐,很多战士都昏倒了,浑身无力,我们的老乡把衣服在盐水里浸透,穿在身上,躲过敌人的盘查,冒死给红军送盐。为什么不吃盐会浑身无力呢?《内经》里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一般的理解是咸味可以补肾。肾气为一身之气的根本,肾气充足,各脏腑器官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肾气虚弱,人就会出现少气懒言、全身倦怠、头晕、自汗、手脚冰凉,甚至经常低烧等症状。
既然盐可以补肾,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呢?为何要强调“适量食用”呢?这个就要从“咸入肾”里的这个“入”字来解释了。刘希彦先生在《大医至简》里说,这个“入”确切地说,并不是“补”的意思,而是“激发”的意思。肾气本来应该是往上走的,但是咸味是降的。当肾气遇到阻碍其上升的咸味时,第一个本能就是奋起反抗,所以适量的咸味可以激发肾气。但是如果咸味过多,肾气对抗不了,就会被其抑制。所以说,服用咸味食物也不能过量。
食盐应适时
由于肾气通于冬,所以现在很多养生专家都会根据“咸入肾”这句话来建议大家,冬天的时候应该多吃咸味的东西,以滋补肾气。但是中医界的“大腕儿”孙思邈却完全不是这么解读的,他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意思就是说,冬天不但不能吃咸,反而要吃苦的东西以补养心气。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根据的是季节、的五行生克原理。肾的五行为水,心的五行为火,水克火。冬天的时候,肾水本来就比较强盛,如果再去激发,它会更加强盛,会加倍克伐心火。所以此时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加强肾水,而是补救心火。咸入肾,苦入心,所以说“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同样道理,每个季节的前18天都属脾土,脾土克肾水,在脾土当道的日子里,我们要保护肾水,应多吃点咸味的东西,而不是吃甘甜的东西补脾。所以中医里才有“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的说法。由此可见,盐本身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适当地食用盐,尤其是在每个季节的前18天里稍微多吃点咸味的东西,对身体反而有好处。人体不能负担的其实是过量的钠离子,盐说:“这个锅,我不背!”
所以今天我们给盐“平个反”,我们可以放心地正常吃盐。世界卫生组织给成年人的建议是,每人每天应服用5克以下的盐。按照这个标准,一家3口人,每天可以吃15克盐。而且,我们放在菜里的盐,大多都沉淀在菜汁里,一家人一起吃饭,其实并没有和想象中一样,真的吃了那么多的盐。我们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汤里要少放盐,不要用菜汤泡饭吃,少吃腌渍类的食物。盐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并没有那么可怕,从此以后我们都不要再危“盐”耸听了。
你知道人体缺盐的危害吗?盐(1)食盐又叫咸盐,化学成分是氯化钠,盐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2)盐类,化学上指酸类中氢根被金属元素置换而成的化合物(字典介绍)。我们人吃的食盐并不是直接从盐矿挖出来就可以吃,要经过加碘精制才成食盐。不加碘的盐是工业用盐,人不能吃,吃得有害。
人体缺盐就如禾苗缺水一样厉害,所以人非要吃盐不可,人的身体需要“碘“,人的身体缺少了“碘“就能引起“甲状腺肿“。人一定要吃盐,但是不能过量,否则失得其反,我们吃盐要按国家要求吃盐,身体才能更健康。国家规定要求每个人每一天最好只能吃“6克“盐,每天吃6克盐你身体就不缺盐,10天大概吃一两多一点盐,什么食物都要合理食用合理搭配,你的生命才长寿才健康。
不知道,但就是爱吃咸,饭淡了没胃口感觉啥味都没有,吃喝就是为了香,活的就是为了好,感冒了买盒药看说明副作用比疗效多,你说该吃不该吃,最后还不是被当时的难受所迫而吃了吗,人生不过百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多活几年有什么意义。
高血压每次去看病,医生老说少吃盐,低盐饮食,可是我到底应该吃多少盐,需要称量吗?
高血压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等,其中饮食因素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长期高钠盐饮食,会明显增加高血压的发生,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我们常常会建议大家低盐饮食。
钠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生密切相关,因为随着钠盐的摄入,会增加机体水钠潴留的发生,水钠潴留增加,会增加血管容量负荷,出现血压升高。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为了控制血压,建议大家应注意低盐饮食,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6 g以内为宜,相当于去掉胶垫的啤酒瓶一平盖。
所谓的低盐饮食,不单单指我们能看见的白花花的盐,也包括***钠盐的摄入,如烟熏食品、腌制食品等,以及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建议大家日常饮食宜清淡,少吃咸菜、咸鱼、腊肉、火腿等,少用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可以购买专用勺,炒菜少放盐,并且使用柠檬、洋葱等天然调味品替代味精等。
除了低盐饮食外,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药,药物要个体化,优选长效制剂,以长期稳定控制血压达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要注意监测血压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更好的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做出针对性处置。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高血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的高血压,一种是继发性的高血压,虽然致病的因素不同,但是都受饮食的因素影响,如果饮食不对只会加重高血压,而饮食中最最重要的就是盐的摄入量了,这也是很多人最“烦躁”的地方,因为控盐真的很难,尤其一天三餐一个人摄入6g盐的量很难把控,其实也不用过于纠结,因为现在的人每天摄入的盐的量10g不止,甚至有的人更多,一点一点地减,比强制一次性减掉更容易,也更快。
首先要明确一点,减盐,指的并不是单纯的每天吃的“盐”本身,我们日常的饮食中,还有很多的***盐,蔬菜、水果等食物就不说了,钠也就是盐的主要成分含量都是有的,我们只说加工食品,先从这些方面减,最后再减吃的“盐”本身。
加工食品包括:挂面、酱油、豆豉、豆瓣酱、腊肠、腊肉、咸菜、罐头、以及一些[_a***_],这些食物都是含盐非常高的,所以首先先从这些方面减,调味料中,如果加了豆豉、豆瓣酱,酱油,尽量不放盐,尤其是这些调味品数着吃饭的瓷勺,酱油可以一勺,其余的不要超过半勺即可,那么其余的罐头制品,烟熏腌制的食物,戒掉,对,是一刀切,最后就是少吃挂面,如果吃一定要选择低钠的。
另外一点着重强调,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吃零食,但是很多人都会吃坚果,购买这些的时候建议吃原味的,戒掉蜜饯类的零食。
那么等上面的这些调整以后,建议买一个盐的量勺,千万别怕麻烦,在自己没有量的概念的时候,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只需要打眼一看就知道多没多,没办法谁让患了高血压,其实就算是没有高血压也建议这样来预防,其实也就最多一个月,就不用再参考量勺了。
说点题外话,作为营养师,我们自己做饭菜的时候,需要了解一餐的热量,需要知道味道是否合适,我们在最初做饭的时候,都是搭配秤一起的,每一种食物都需要称过以后,才会进行烹饪,并且这种情况持续了至少两个月以上,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没有窍门,为健康做出这一点牺牲,就能挽回很多遗憾,其实不算麻烦,更不算难,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低盐饮食有利于什么健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低盐饮食有利于什么健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