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饮食健康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家庭饮食健康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个家庭每年开销六,七万正常吗?
我不知道别人家怎么过日子的,反正6.7万块钱给我用一年是绝对绝对不够的,下面我也算下我家去年的支出吧!我两个儿子4只人。
大儿子读书4年级。
午托费2X2000=4000元。
特长班6X1300=7800元。
学费.班费.春游秋游等1500元。
两个儿子牛奶一年10000元。
伙食费一年35000元。
全家保险费一年18000元。
2018年家庭开销,第一次细算
物业管理费一年 4500+4500+2500(三套房)
停车费一年 1800
电话以及宽带 2000内
汽车保险 2500
汽车一年开销 15000
房贷按揭 19000*12=228000.这个逐年减少
一家三口每年添置衣裳 2000*12=12000
人情往来 5000(朋友较少)
当然正常:
你说挣钱干吗的?
不就是为了人的衣食住行吗?为了一张嘴为了所谓的精神需求而奔波吗?
我的价值观就是努力赚钱,然后好好的亨受生活,可以为了一顿饭驱车200公里前往,可以为了看一只漂亮的鸟来回折腾五个小时,也可以为了一场演唱会去千里之外,也可以为赏尽天下美景舟车奔波,也可以为了孩子的教育一掷千金。
金钱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我一直不以钱使,不为钱役。在我有能力的范围内随心所欲的生活。
一个家庭的支出多少都正常不过。收入少的,那就节省点花,该买的买,不该花的别花,不能为了私欲让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收入多的,为了改善住房,方便出行,购房购车,钱多少都不够。
关于生活:在自己的经济范围内随心所欲就好,不攀比不奢求。
我和孩子两个人,高一男孩,学杂费,补课费一年五万。吃饭是父母的,每月淘宝天猫买米油,奶粉,衣服啥的两三千吧。每年出去旅游一次一万。家里水电煤气网络费用四五百。这样算起来50000+36000+10000+6000=102000。还有养车保险四千多,油费七千,停车位啥的两千,保养就算一千吧,一个车乱七八糟的要一万七八。两个人一年十二三万吧!坐标南京
我们三口之家,无贷款。收入低,就是这个开销。
每年固定支出取暖费3300,网络500,物业650,车险3000,一份商业保险3000,个人保险4500,孩子幼儿园学费9000。这就是大概23500。
交通费油费一年大概7000,这个是按照正常上班算,不算节***日出游。
生活费一个月基础费用差不多1500,一年18000
过年过节在多点费用,基本一个年就要一万块,加上平时人情来往,在加上买点衣服。
就算15000。
每年都要出去短途游几次,每次最少算1000,按最少的3次算。其实根本不止,到了夏天我们每周六日都会带着老人出去走走。就算5000。
68500,差不多7万。
再说说收入,每个月两人到手工资5000,我拉后腿了,孩子小,我只能找个能顾上孩子的工作,就是赚得少。一年收入6万。年底老公会补17000左右,这样我们就是77000的工资收入。正好够生活。
好在我们前几年攒下了房子,租出去的房子租金能小有富余。一年出去杂七杂八的费用,能存下1万不错不错的了。
老年人吃的很少,一天一个鸡蛋、喝几口米粥,但身体正常且长寿,这样正常吗?
我认真拜读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的看法不敢苟同。下面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大家商榷。
题主说,“老年人吃的很少,一天一个鸡蛋,喝几口粥,身体正常”,我认为这只是为数不多的老年人、特别是七八十岁以上老年人的情况。
我见到过吃的少的老人,没见过吃如此少的老人;我见过吃的简单的老人,没见过吃如此简单的老人。吃这么少食物的老年人,应该是每天活动很少,基本上是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入”,除了坐着,就是躺着了,很少做什么事情,或者是少见的身材瘦小的老人。
虽然这样的老人现在身体没什么毛病,这种无求无欲的生活,也不会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因为这样少的食量,不可能做什么事情,长此以往,也会透支老人过去身体的本钱。这种老人的生活,好比一根蜡烛,只能是慢慢的蜡尽灯灭。
如果说这也是长寿,这样的老年人生活(人生)有何意义?这样的活着对家庭和社会有何意义?有多少老人希望过这样的生活、度过自己的一生?
我不认为题主说这样的老年人长寿。像题主说的“身体正常”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一日三餐,吃的食材花样丰丰富,每餐七分饱,经常外出散步,力所能及的分担一些家务,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食量才与活动量成正比,也就是说“进出平衡”。
我认为,这样的老人一定要比题主说的老人食欲更好,生活更有意义,更长寿。就好比一根蜡烛,不光是在燃烧,同时蜡烛还在不断地接续,这样燃烧的时间会更长,寿命也自然会更长,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以上是个人的看法,肯请大家关注、点评。
在我记忆中,我母亲60岁以后就开始吃饭吃的很少,并且还不大吃零,早上母亲总是一只鸡蛋一瓶牛奶,下午吃半碗米饭,晚上吃一只馒头。我们姐妹总劝她多吃点,身体会好,而母亲总是说:“老了要少吃点,不干体力活,吃的太多不好”我们也没办法说服她,只要她身体健康我们也不说了。就这样母亲活到八十八岁离开我们了……所以只要符合老人自己身体需求,让老人们自己按照自己需求去做吧!这也是一种孝吧!
首先说什么年纪属长寿?八十,九十,百岁都是。要用数据说,过去是六十即为大寿,七十则古来稀。而现在,我认为超过我国人平寿命者,都算长寿。
再说上述问题之我见:
老年人无论吃多或吃少,喝粥或是吃飯,吃多少鸡蛋,与身体正常长寿没有必然的关系。
老話常说,能吃无大病,也有老话说少吃可养寿,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以偏全,一慨而论。老年或半老年中,持少吃践行者未到六十早逝也有,有能多吃者过六十亡故的也不少,关键看各人先天体质、后天身体素质、身体有无暗疾恶疾,以及有否基础病也有关系。
据报载,有关部门曾对南北方100多位百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探索长寿原因,多年跟踪研究调查,结果是无结论:百岁老人中,每天无鱼肉蛋不欢者有之,一直坚持素食者亦有之,一生喜吸烟喝酒者有之,一辈子不沾烟酒亦有之,每餐能吃者不少,每餐持吃少的也不少,有人吃辣,有人怕辣,有人体胖,有人赢瘦,不一而足,根本找不出长寿规律…最后调研团队因无果而结束。
依我看,人的长寿与否,
一是人的生老病死都有定数,即现代科学研究之人的基因问题决定,
二是要心态平和,保持情绪稳定,
三是力所能及的劳动或运动,
四是凡事顺其自然,吃喝拉撒睡按大自然规律行进,不要撗生枝节。
谢邀。我母亲今年九十八岁了,她一个人在老家住,我们都在县城,回去也近,所以她不愿意来城里就让她。
她每天煮一锅粥,早上吃一个鸡蛋,然后一日三餐都喝粥。菜不讲究,有什么吃什么,除此之外,不吃零食。
她的身体很好,村里人叫她“不倒翁”,去年她去老房子二楼拿柴,不小心,一脚踩空,从二楼直接跌到一楼;还有一次爬上围墙去晒蕃薯于,又一脚蹬空,摔了下来。但每次掉到地上,爬起来就回家,跟没事人一样,我们回去看她,她还很开心的讲整个过程。
我觉得母亲长寿是心态好,而不是吃的好。
我在城里有很多应酬,吃的都是大鱼大肉,但我五十岁不到就中风了,去年有次回家,我妈一定要把我洗脚。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要老母亲洗脚,讲不过去。
后来母亲告诉我,要想身体好,早上吃个鸡蛋,中歺吃七份饱,晚上吃五份饱。喝粥好消化,少吃肉,所以近二年我都坚持这样吃,应该有点效果,后来我也介绍给身边的人,这也算养生之道吧。
我父亲就是这样,92岁了,每天早上一个鸡蛋,一碗稀饭,一碟咸菜。
午饭是每天下午3:00左右吃,一天就这么两顿饭,从来不吃晚餐,也不喝酒。他退休前是本市机关食堂的大厨。
老爷子牙口不好,却老是喜欢吃坚果一类的东西,午饭是他自己做的,从来不用电饭锅,喜欢用炒菜的铁锅焖饭,饭做好后有一碗米汤,一小碗饭,加上焖饭时焖出的锅巴,对于吃什么菜他从来不讲究,经常吃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时令[_a***_],小鱼小虾和豆腐。他习惯边吃饭边喝米汤,饭吃完了后再拿着那块锅巴慢慢的嚼,边看新闻联播边吃锅巴,等锅巴吃完了就差不多到下午5点了。
老爷子80多岁的时候耳朵有点聋,从那以后他说话的声音特别大,每次只要说什么隔壁邻居都听的很清楚,晚辈们总是大声的告诉他,让他不要大声说话,可他至今还是我行我素,生怕我们听不到似的。尽管老爷子耳朵不好使,但眼神特别好,他的几个儿子姑娘都带老花镜了,可老爷子无论是看书,看电视还是看手机,从来都不需要戴眼镜。
近几年来,老爷子对手机可算是着了迷,除了每一天必须在电视上看新闻联播,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了,还是“今日头条”的忠实粉丝,特别喜欢美食作者王刚。
我每次回家看望老爷子,有关美食制作的内容就是永恒的话题。前几天还闹出了一个很大的笑话,因为我和老爷子在交谈的过程中,说话声音特别大,以至于我们家对门的一个小姑娘也参与了讨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家庭如何做好应对粮食短缺的准备?
你备得了吗,现实吗?希望不要网上渲染这类问题,如果造成恐慌,都跑去屯粮,很容易造成短暂缺粮,最后也可能给屯粮者造成浪费损失(短期吃不完,烂掉)。一个正常运转的国家,不致会出现断了粮草的情况。三年饥荒那样的历史不会重演!
你可以囤积粮食,买个几千斤。你能囤积水,电,气?没有这些东西你那个粮食能变成饭?真到了都吃不上饭了,谁家有粮食,谁家风险大,饥民们不顾一切会把你家给抢了!所以说大量囤积粮食的人,脑子比猪强不了多少!
粮食在国民经济中占头等地位!根据今年情况如果应付几个月囤点粮油是好的,然而一年两年呢?这就不好说……现在大多住楼房往哪里囤呢?还是考虑国家存粮!现在谈这个问题,会让人心惶惶,自己情况自己看着办!谢谢!
在中国,这不是问题!
首先,这次疫情,对基本农业影响不大,我国大多数地方,春耕春种才刚刚开始,疫情完全控制住,不耽误农民种田,工厂复产复工已经展开,***化肥等农资都会及时到位,夏粮会有正常产出。
其次,我国极力保证的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证粮食自给自足底线,守住了底线,基本能保证6.5亿吨主粮自给。
再次,我们国家粮食储备库保有稻谷1亿吨,小麦1亿吨,玉米8000万吨,即使遇到灾荒,粮食减产,也能保证主粮供给。
因此,作为主粮,国家战略层面有充分准备,根本不用愁。
至于从越南、泰国进口的大米,是为了改善生活水平,进口一些优质大米,数量只有几百万吨;而从美国等国家进口的大量豆类、玉米等辅粮,也是为了改善生活的需要,大豆主要用来榨油,玉米用来养猪。
总之,国家非常重视粮食安全,不会出现粮食短缺、粮价飞涨局面的!
不要制造紧张空气的,国家不可能在来个1960年的粮食灾害年的,让全国人民吃不上饭挨饿的,你想真那样国家就会国破人亡,俗话民以食为天,咱们国家是经不起的,所以国家早有准备决不可能饿着老百姓的,这一点请放心,只不过可能涨点价但也不会让老百姓买不起的,这样农民种粮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可以更多的储备和出口创外汇,目前国外有的国家不出口粮食了也是想太多,一是怕自己不够吃,二是想盼涨价发世界国难财。所以介引停止粮食出口。
怎样饮食更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只是清淡,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要做到这一点,饮食的多样化就显得格外重要,蛋白质的摄入,维生素的适当添加,都是我们健康饮食的重要部分,怎样才能做到?仅仅依靠豆腐豆芽萝卜白菜是远远不够的,肉(不能只局限瘦肉)、蛋、奶、水果、蔬菜、
杂粮都要平衡进食。
入伏以来,确实一天天感受到了三伏天的厉害,从早到晚都跟一个大闷罐一样,别说清风徐徐了,微风都没有一丝,这种天气真的只能靠空调和冷饮续命,那么没有空调的厨房成了谁也不爱去不爱呆的“禁地”,但出于对家人满满的爱,还是不舍得顿顿吃外卖啊,毕竟外卖常吃不健康,自己做菜做不出大饭店的繁琐菜肴,家常菜还是没那么难的,尽量减少在厨房的时间,半小时搞定3个菜,然后舒舒服服在空调房间吃起来,荤素搭配有营养还下饭。【西红柿炒茄子】茄子是大家餐桌上最常见也很受欢迎的食材之一啦,什么地三鲜,烧茄子之类的菜都是百吃不腻,但是这些做法茄子都要过油炸,奔着少油少糖的健康饮食原则,把茄子做成不油炸一样好吃也是可以的,比如番茄炒茄子,就特别香,我家隔三差五就吃,泡饭味道一流。做法:圆茄子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儿,放入2克盐杀一下水分,炒制的时候就不会吸收太多油,热锅凉油,油热以后放入控干水分的茄子煸炒,茄子变色后盛出,锅中少量油放入切好的葱姜片爆香,再放入西红柿块,煸炒出汁放入煸好的茄子,调制一碗芡汁,适量生抽,淀粉及糖搅拌均匀,将芡汁倒入锅中,不要急着翻动,不然容易变混,拍碎3,4瓣蒜撒入锅中,芡汁周围冒小泡,翻炒几下就可以了。【青椒炒鸡丁】入伏以来肥腻的食物真的让人提不起兴趣,高蛋白低脂肪的鸡肉成了补充蛋白质的好选择,放点青椒和胡萝卜简单炒一炒就很美味,有时候会中午特地多炒一些,晚上剩一点点直接白嘴吃掉,不吃主食不怕胖又不用担心不吃晚饭会饿得睡不着。做法:鸡胸肉用水冲一下切成丁儿,青椒洗净切丁儿,胡萝卜洗净削皮切丁儿,调制芡汁,放入半勺干淀粉,一小勺生抽,一小勺剁椒,少量醋及适量水;热锅凉油,油热后把切好的鸡丁用干淀粉拌一下,然后放入锅中煸炒2分钟左右,接着放入掰开的2个干辣椒及切好的葱姜煸炒,放入适量老抽,白酒,煸炒几下倒入调好的芡汁,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啦。【凉拌圆***】天气热很容易什么都吃不下,但是食物里如果带点小酸口就能很好的开胃,那么来个凉拌菜就不错,简单放点酱油醋,清清爽爽就很好吃。做法:圆***洗净切成块儿,胡萝卜洗净削皮切成薄片儿,锅中放适量水,放入一勺盐,水开以后放入切好的胡萝卜和圆***,1,2分钟后捞出过凉水,控干水分放入碗中,放入拍碎的3,4瓣蒜末,再放入适量香油,生抽,醋,搅拌均匀就可以吃啦。
妖夜行摄食光,厨房小白一枚,用最普通的食材,最朴实的做法,最平凡的搭配,还原家常菜最温暖的味道,用心做好每一餐饭,珍惜每一段好好吃饭的岁月时光。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煮饭做菜的心得,喜欢就关注我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饮食健康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饮食健康问题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