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中药食材大全图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中药食材大全图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有哪些中草药?
谢谢邀请!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书52卷,实收集中草药18***种,(总目原称为1892种),分为60类,绘图1109幅,收集方剂11096个。为明代以前中草药学的集大成者。
《本草纲目》的价值和影响力
本草纲目不但是中药学专著,也是植物学专著。因本书涉及范围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内容都有记载。被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并在其著作中多次引用资料。由于《本草纲目》在世界植物学上的巨大影响力,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贡献
《本草纲目》不但搜集整理了明代以前中药学资料,成为16世纪中药学的集大成者,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尝试,发掘了一大批新的中药学***,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中药学文化遗产,其中三七、半边莲就是374种新增药物之一。
三七、半边莲现在都是用途极广的常用药,如:三七不但有止血作用,而且有散瘀血、消肿止痛等作用。除了广泛用于跌打损伤、及一切出血症以外,还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紫癜等疾病的治疗。而现代通过研究,对三七皂苷在人类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拓展;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人类的贡献,也将随着三七、半边莲等新增药物用途的进一步发掘,而凸现出来。
中药的名称五彩缤纷,您知道中药是如何命名的吗?
中药名称以其形以其色以其味而命名,和人参传说千年人参像人形,还四叶参的根像海螺又叫山海螺,猫须草的花蕊像猫须,虎耳草的形状像老虎的耳朵。以其色命名的如其根黄的叫黄柏,黄莲,黄苓。以其味命名的有苦参的苦味,甘草的甜味。
中药的名称由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根据产地命名
如川芝、川贝母、浙贝母、广萱香、怀地黄、凤丹皮、溶党、关黄柏等。
二、根据功效命名
如防风、益母草、沉香、泽泻等。
三、根据形色气味命名
如人参、牛膝、白芹、紫草、丹参、黄连、鱼腥草、甘草、五味子、细辛等。
四、根据生长特性命名
如夏枯草、忍冬藤、冬虫夏草、桑寄生等。
五、根据入药部位命名
古人是怎样知道草药的功效的?
现在看到很多中医黑,动不动就说中医是骗人的,他们用一些道听途说,智商偏低的东西来黑中医,比如说什么以形补形之类,这明明是民间大妈们餐桌上的说辞,却被中医黑们弄成了中医的重要理论。
请问,那些以此黑中医的喷子们,请拿出中医名家说过此类话语的证据来。
古人的智商,但凡认真读过几页书的人应该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那就是他们的智商不低于我们现在的一些所谓的现代人。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灿烂辉煌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那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应该没有争议吧。
那么,古人自然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我们且不说神农尝百草是否传说,但这里面有很多结论也是后人借神农之名记录的也是没有问题的。
在古代,借圣人之口,记录今天之事是一个惯例。
如果这中间有什么错漏,作为今天的中医发展,做出修正就是了,也用不着一黑到底,那些试图一棍子打死中医的行为,就是居心叵测了。
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挺好:实践实施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
草药的功效自然是通过实践得出来的,怎么实践呢?
自然是历经无数的岁月,历经无数的人次来亲自吃出来的,一次次的尝试,对植物药性的比对掌握,慢慢积累而来的。
古时候没有药物成分分析,没有小鼠实验,有的是人,用人来尝试,然后用时间来累计实验次数以达到对药效的掌握!
所以,在对药物分析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医,现在有很多人黑中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医也有好的地方,中医就是我们自己的文化的一部分。
虽然在古时候的这种尝试在现在看来是不够严谨科学的,但是,古人用几百年几千年的无数次药物试验来弥补了这种不严谨性。
一句话来说,就像神龙尝百草一样,药草的功效我认为是吃出来的。这个吃的过程自然是带着血泪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希望大家好好生活,好好爱人~
古人尝药各有目的,后人较难猜想,
我的经验不知是否与古人相同。如痔疮,我把承传的几种中草药一种一种的煎汤喝,不断加减分量,以自身的承受力,检验出每种草药的寒热性,再把各种草药按一定量煎汤喝,每天二次,连续三天,停药三天或五天再决定药量,再参考传承的分量,虽对自己身体有一定害处,并无大碍,却得到了丰富经验,了解了千人千方的做法正确,缩小了用药量,也提高了用药的时间,质量,缩短了康复时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中药食材大全图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中药食材大全图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