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食材图解大全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药食材图解大全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有哪些中草药?
谢谢邀请!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书52卷,实收集中草药18***种,(总目原称为1892种),分为60类,绘图1109幅,收集方剂11096个。为明代以前中草药学的集大成者。
《本草纲目》的价值和影响力
本草纲目不但是中药学专著,也是植物学专著。因本书涉及范围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内容都有记载。被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并在其著作中多次引用资料。由于《本草纲目》在世界植物学上的巨大影响力,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贡献
《本草纲目》不但搜集整理了明代以前中药学资料,成为16世纪中药学的集大成者,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尝试,发掘了一大批新的中药学***,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中药学文化遗产,其中三七、半边莲就是374种新增药物之一。
三七、半边莲现在都是用途极广的常用药,如:三七不但有止血作用,而且有散瘀血、消肿止痛等作用。除了广泛用于跌打损伤、及一切出血症以外,还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紫癜等疾病的治疗。而现代通过研究,对三七皂苷在人类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拓展;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人类的贡献,也将随着三七、半边莲等新增药物用途的进一步发掘,而凸现出来。
中药的名称五彩缤纷,您知道中药是如何命名的吗?
中药的名称由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根据产地命名
如川芝、川贝母、浙贝母、广萱香、怀地黄、凤丹皮、溶党、关黄柏等。
二、根据功效命名
如防风、益母草、沉香、泽泻等。
三、根据形色气味命名
如人参、牛膝、白芹、紫草、丹参、黄连、鱼腥草、甘草、五味子、细辛等。
四、根据生长特性命名
如夏枯草、忍冬藤、冬虫夏草、桑寄生等。
五、根据入药部位命名
中药名称以其形以其色以其味而命名,和人参传说千年人参像人形,还四叶参的根像海螺又叫山海螺,猫须草的花蕊像猫须,虎耳草的形状像老虎的耳朵。以其色命名的如其根黄的叫黄柏,黄莲,黄苓。以其味命名的有苦参的苦味,甘草的甜味。
驱寒气,最常用的中药,有哪些?
寒气可分为外来之寒和内生之寒,驱寒气的方法是:外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常用驱散外来寒气的中药有:麻黄、桂枝、生姜、防风、荆芥、独活、羌活、白芷、苍耳子、辛夷等。
温里驱寒的中药有:人参、附子、肉桂、炮姜、干姜、胡椒、吴茱萸、黄芪等,当然温里驱寒气的中药还有很多,也是经常用到的,只要是补气升阳的中药,都有温阳驱寒的作用,因此在使用驱寒气的中药时,可以分别使用,如果既有外寒也有内寒,可以用标本兼治的方法驱散寒气。
告诉你没有一种中药能驱什么寒气。什么是寒气?如何衡量?有指标吗?就是骗人,大哥随痛去看中医,中医说是寒腿,吃了三个月中药屁用没有。到市医院一查半月板撕裂引发的疼痛,听中医的得让他们骗死你。
常用的驱寒气中药很多,看你驱哪一经的寒气了。
最普通的就是表证的寒气,轻度的表症受风,可以用桂枝。重一点的风寒表证用麻黄。肺有寒气可以用杏仁。胃有寒气可以用干姜。肾或者整体里有寒,可以用附子肉桂等等,很多中药具备驱寒性能,到实际应用的时候才能想到,比方说四肢有寒气导致的痹症也有好多对症调配的中药使用。
而药食同源里边的食物最常见的驱散寒气,就是用生姜了。无论是受凉受风淋雨导致的寒气,还是胃有虚寒导致的寒气,女性受寒以后的痛经等等,这一些都可以用生姜熬水驱散寒气。
中药好像都要泡,中药可以不泡吗?应该怎么用?
中药饮片的煎煮都是需要浸泡的,中药材浸泡以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更好地达到临床疗效。中药饮片汤剂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为保证汤剂的煎煮质量,对中药饮片的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煎药量、和特殊煎药方法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1煎药器具选择 :古人强调用陶瓷器煎药,一般砂锅为首选,不宜***用铜、铝、铁为煎药工具;
2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一般以花、茎、全草类药材可浸泡20-30分钟,根、根茎、***、果实、矿石等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分钟,但浸的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败;
3加水量: 加水量多少受饮片的重量、质地等影响,一般用水量以药面3-5cm为宜,第二煎则应酌减。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注意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
4煎煮次数:一般需要煎煮2-3次,解表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武火速煎15-20分钟,一般药物用武火与文火交叉煎煮,煎煮时间为20-30分钟,滋补调理药先用武火煎沸,沸后用文火慢煎,使药汁浓厚,药力持久,煎煮时间为40-60分钟;
5煎药量: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ml,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ml,一般每剂按两剂等量分装,或遵医嘱服用;
6特殊煎药方法:中药饮片特殊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中药分动物药,草药,矿石药,贝壳药,汤液药等,其中动物药和草药饮片一般情况浸泡二十分钟左右,便于有效物质溶解,凡是易溶者一般后加入或关火后立即加入,防止火大破坏药性。
你好,朋友,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药物,目前中药已经走出国门,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国内市场常用的药材有40种大宗药材以及其他的小宗药材,大宗药材年需求量基本都在万吨以上,小宗药材也在千吨以上。
一.目前国内外中药材的服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我将列举几种中药材常被加工后的食用方式:
1.中药材是经过加工炮制后切成片,即中药饮片,中药饮片一是可以用来和和其他药材组成方剂来熬成药汁来喝从而治疗各种疾病。第二是就像您说的,将饮片冲泡来喝,通过冲泡喝能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饮片是国内中药材主要的流通形式。
2.中药材通过药材***购加工成中成药,包括剂型,胶囊型,颗粒状,丸状,片剂,注射液等各种剂型来治疗各种疾病,目前国内外中药制药厂基本都是将中药材加工成这几种来销售治病的。
3.中药材里面的药食同用的一些药材,这些药材除了药用外大量被做成食品进行销售食用。
4.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以及养身学的兴起,一些中药材也被大量制成保健品进行销售和食用。
二.药材的食用方法,时间和注意事项
1.中药的服用方法:
中药的服法因病而异。一般治疗各种炎症用药或发汗解表药、滋补药宜温服;祛寒药、外感风寒或治头痛、关节痛、消化性溃疡病的药等宜热服;清热、解毒、止吐药宜冷服。除内服外,还可吸入或直肠给药,也可以局部外用给药,如漱口药、吹耳药、点眼药、吹喉药、洗药、坐药和膏药等,即把药制成一定的剂型直接敷用于局部病灶,产生疗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食材图解大全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食材图解大全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