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庭坚菜谱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黄庭坚菜谱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红糟可以做哪些食物?
哈哈,我是正宗的梅州客家人,对于红糟这个美食是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吃到大,包括现在冰箱都是必备
酒糟分两种,第一种是甜的,第二种是咸的
甜的酒糟一般都是煮糖水,第一种是纯酒糟煮糖水,放适量酒糟,根据自己喜欢,放1:2的水比例煮,如果觉得酒味淡可以加点黄酒去煮,再放点糖,煮滚了就可以喝了
第二种是酒糟汤圆,外面很多甜品店都有的,很好吃,就是酒糟加水煮滚再放汤圆进去煮熟就可以了,很简单
第二种是咸红糟,咸红糟就是甜红糟加盐腌制成的,平时煮青菜,煮豆腐,煮肉都可以放,其实就跟调味品差不多,不过煮菜放点咸红糟真的味道可以提升很多。
红糟,酒糟的一种,因为里面有大约5%的天然红曲色素,除了为菜品提供酒香之外,还能在食材表面染上一层靓丽的红色。基本上,红糟带有其天然地域性,长期被闽菜和客家菜所用。
鲁菜中的香糟,还是宁绍糟醉里的黄糟,都是源自酿造黄酒后的残渣,而红糟是青红酒(红曲酒)制造的最后阶段发酵完成的衍生物过滤而来。
红糟在福建人的手里,被注入了灵魂。江浙人把黄糟制成糟卤,用以醉鸡、醉肉、醉虾、醉毛豆、醉凤爪、醉猪舌头。而福建人却能把红糟发挥出更妙的用处。如果说佛跳墙里的那些山珍与海鲜,代表了福州人的山海盛情,这是福州菜的骨骼,那么红糟一定就是让福州菜成为盈盈美人的血肉肌肤。
糟姜,极具古风的一道菜。糟姜在宋代曾经是全国流行的食品,名气极大。黄庭坚有《糟姜贴》,足以说明糟姜的流传广度,而如今只有福建能觅糟姜踪迹。好的糟姜酸甜可口、脆生味美。
红糟鸡,也是福州人常做的家常菜。红糟鸡,口味和做法都类似于上海糟鸡,大致做法是将土鸡切块,炒锅烧热,倒入适量油,下入鸡块和姜片,翻炒至变色,冲入大半锅子热开水,放入红糟搅拌均匀,加入老抽搅拌均匀,小火慢炖大火收汁即成。
糟母肉,用红糟和盐腌的猪肉,酒香和肉香交织,最好的吃法是用酥脆的面饼夹着啃,福州人叫它“光饼糟肉”,肉中浓郁的糟汁渗入到饼中,浓郁的酒香在口中持续不散。
荔枝肉,在炸完之后,也会有很多人选择用红糟爆炒上色,酸甜之外,更多一份酒香和鲜香。吃过了太多酸甜口的荔枝肉,在不少老福州的眼里,用红糟上色的荔枝肉,才是真正的荔枝肉。
首先用红糟在北京有一道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就是红糟制作的,就是灌肠。灌肠其实不是用肠子做的,是红糟加团粉做成腊肠的样子,用猪油煎焦,加上调料,真是色味两绝!
还有无锡排骨、苹果鱼肚、鸳鸯鱼枣、寿桃馒头、马蹄糕、樱桃肉、玫瑰卤鸭、琉璃珠矶都是驰名中外,红曲还可用于酿造黄酒,制做腐乳、食酯、食品色素等等。给我国和世界食品微生物发酵史写下了一页光辉篇章。
还有红糟米的应用:
1.粥饭、面食、腐乳、糕点、糖果、蜜饯等在制作中也经常用到红曲米。
2.可用于红肠一类的灌肠上色,以及配制糖醋、西汁等复合味时调色;
4.在烹饪中,红曲米的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烧菜染色,如江苏名菜樱桃肉、无锡排骨的制作;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美食家?
光从吃蟹这件事,就可以找出古人一票美食家。
对蟹的痴迷,谁也比不过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秋天在他心中是“蟹秋”。李渔形容螃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赞其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味”,“合山珍海错而较之,当居第一,不独冠乎水族而已。”
当时蟹价昂贵,李渔家中并不宽裕,于是每年在螃蟹还未到上市时令前,便早早储钱相待。家人都笑其以蟹为命,呼其钱为“买命钱”。
肥蟹当前,历来为中国文人所信奉的“君子远庖厨”也立刻被抛诸脑后。古人为一口蟹鲜,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元朝画家倪瓒专坚持毛蟹和海蟹做法不同。前者应用桂皮紫苏和盐同煮,水一开,翻个身,再一开,就能吃了。海蟹则是一煮到变色就捞出来,取出蟹脚和蟹身中肉,蟹黄蟹膏另置一处。而后蟹肉码于蟹壳之中,撒上搅拌在一起的蛋黄与蜂蜜;再铺蟹黄蟹膏,上屉略蒸至鸡蛋刚凝固,便可取食,鲜美至极。
清代美食家袁枚主张烹蟹“以淡盐汤煮为最好”;文人顾仲则喜调料,“活蟹入锅,未免炮烙之惨。宜以淡酒入盆,略加水及椒盐、白糖、姜、葱汁、菊花叶汁等搅匀入蟹,令其饮醉而不动,方取入锅。置蟹蒸之,则味足矣。”
宋代傅肱,为食蟹写过一本《蟹经》;后高似孙在其基础之上再编《蟹谱》。从这两本专门的食谱笔记中,可以窥得古人对吃蟹这件事,已经是精巧至学术的地步了。
其中介绍到各种各样的烹蟹方法,比如“蟹生”,将生蟹剁碎,以麻油熬熟,并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水姜、胡椒俱为末,再加葱、盐、醋共十味,入蟹内拌匀,即时[_a***_];比如“醉蟹”,用糟、醋、酒酱各一碗,根据蟹的多少决定加盐腌。或者按酒七、醋三、盐二的比例腌制;
美食家很多,刚才看了一下许多也都说到了,本人想从三道菜引出三个美食家,这三个美食家主业都是官僚,而且是大官,***当美食家。
东坡肘子——走到哪吃到哪的大文学家苏东坡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好美食可能史上名气最大,自己也创设了不少名菜,最有名的莫过于东坡肘子了吧。他是四川眉山人,至今眉山小吃全国闻名,许多美食都有东坡先生的贡献。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特别是“乌台诗案”险些丢了性命,更是多次被贬谪,但是老苏热爱生活热爱美食之心从未改变,不信你看他被贬岭南,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宫保鸡丁——爱吃鸡的总督丁宝桢创立名菜
丁宝桢是清末重臣,当过山东巡抚和四川总督,1886年逝于成都。他任上做的有名的事情可能诛杀慈禧太后宠信的大太监安德海了,既杀了一个祸害还让慈禧说不出什么来。丁宝桢对吃很有讲究,据说总督府有几十个厨子他都经常耳提面命,他酷爱吃鸡丁,通过自己一番品味研究,还进了鸡丁的做法,由于他是“太子太保”,又称“宫保”,所以这道菜就被称为“宫保鸡丁”,注意,不是“宫爆鸡丁”。
李鸿章烩菜——创立直隶官府菜的北洋大臣
晚清李鸿章相当会吃,也很注意食疗养生,“李府家宴”“直隶官府菜”,都是其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亲自***出来的,比较有名的是“李鸿章烩菜”,据说此菜的由来颇为有趣,一次李鸿章邀请几个洋人吃饭,由于鬼子头一次吃中餐,感觉美味异常,居然把预备好的菜都吃光了,听了汇报,李鸿章急中生智,把做菜剩下多种食材放在一起让厨师做了一道新菜品,洋人们吃了一个劲喊“very good ”于是李鸿章烩菜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