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武大郎烧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武大郎烧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武大郎为什么要经商卖烧饼?与西门庆还和谐吗?
武大郎身长不及四尺,按现在来说不到一米四的身高,出力的活干不了,家里也没有土地,所以他才选择了经商。而且宋代商业发达,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最好的朝代,颠峰时能达到我们七十年代的生活水平。武大郎卖的不叫烧饼,他卖的是炊饼,也就是现在馒头、花卷一类的面食。
西门庆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平常也和武大郎没有什么交集,当然西门大官人家偶尔也会买武大卖的馒头。二人是认识的,至于关糸吗,也谈不上和谐不和谐了。要不是潘金莲失手掉了竹杆砸到了西门庆,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惨剧了。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篱牢犬不入;红颜是祸水”沒有潘金莲的水性扬花,武大郎和西门大官人也不会死与非命。
但是,责任都在潘金莲吗?!
描写武大郎和西门庆的书有《水浒传》和《***》。
无论是《水浒传》还是《***》,成书时代都在明中期或者末期。
虽然都是说宋朝事,但也不脱明朝痕迹。
明朝后期,商业发达。有不少人可以做小生意维生。
武大郎就是这样的。
西门庆和武大郎的路子不太一样。
西门庆本来家里就是有产业的,是靠着贿赂官场人发达。
西门庆是好在外面吃酒和吃花酒的。
武大郎常常挑担沿街叫卖,因此西门庆是有向武大郎买炊饼时候的。
为什么卖烧饼?这是人家的职业、谋生手段、生存方式。你问人家为什么要卖烧饼,简单像武松问蒋门神:“却如何不姓李?”
武松这样问,是故意挑衅,是故意生事,是引逗蒋门神出来跟自己打架,来替施恩报仇——不是惩恶扬善,不是替天行道,完全是对施恩的回报。《水浒传》其实并不是宣扬正义的书,它只是客观地描写武力。
还回到武大郎这里来。
西门庆是什么人?“一个破落户财主,就县前开着个生药铺。从小也是一个奸诈的人,使得些好拳棒;近来暴发迹,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是一个通官府的土财主。
一个走街窜巷卖熟食的小商贩,一个开生药铺的财主;一个胆小怕事,一个“放刁把滥”。这两个人,除了同在阳谷县居住之外,其实没有任何交集。当然也谈不到什么和谐不和谐了。
诚邀!
武大郎卖的不是烧饼,是炊饼。
在当时面做的食物通常被称之为“饼”,用清水煎煮的面叫做“汤饼”;用火烤制的面叫做“烧饼”,那么用蒸笼蒸制的面自然就叫做“蒸饼”。
炊饼也叫蒸饼,是使用笼屉蒸制而成的食物。据说那个时候是为了避讳宋仁宗赵祯的名字(“祯”与“蒸”音近),便把蒸饼改称为炊饼。这种饼相当于后世所说的馒头。
而现在的蒸饼比以前要高级得多,配料加上了果肉、蔬菜等,调料为食用盐、食用油、白砂糖等,比以前好吃多了。
武大郎在县前卖他的炊饼,做他的小本买卖,谈不上与西门庆和谐不和谐。也许清河县的人都知道武大郎卖烧饼,也都知道西门庆权势通天,但如果不是潘金莲,他们两个除了买卖关系,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为什么武大郎不喜欢吃烧饼?
武大郎不喜欢吃烧饼?谁说的?武大郎不是不喜欢吃,而是舍不得吃。烧饼用细粮(小麦面粉)制作,再加佐料和工序,成本高;武大郎是小生意人,把自个生产的商品自个吃掉了,还怎么赚钱,放开肚皮一顿可以吃十个八个。虽然老婆不守妇道,但武大郎还是珍惜和享受烧饼生意的。
武大郎烧饼的做法,正宗武大郎烧饼怎么做?
1、准备食材:面粉600克、温水360克、酵母6克、白糖10克、芝麻、盐、热油、五香粉
2、盆里加入面粉,把酵母用温水化开,加入到面粉中,再加入白糖,用温水和面,水要慢慢加入,搅拌成絮状,揉成光滑面团,盖上保鲜膜,醒发至两倍大,冬天面不好醒发,可以放在温水锅里或者放进烤箱里醒发。
3、发面的时候,来做油酥,碗里加入一点面粉,加入一点盐,搅拌均匀,起锅烧油,锅里加入适量的油,开火把油烧冒烟,淋到碗中,边淋边搅拌,再加入一点五香粉,搅拌均匀,油酥就做好了。
4、面粉发酵好后里面蜂窝状丰富,案板上撒上干面粉,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揉搓排气,多揉一会,面太多可以把面团分成两份,擀成一个大面饼。
5、再均匀地摸上做好的油酥,从一边开始卷,卷好后再分成相等的小面剂,边上收一下口,防止油酥流出来,整理一下一面蘸上芝麻按扁,再轻轻的擀一下,擀成小圆饼,全部擀好后,盖上干净的布,醒发10分钟再烙。
面粉10斤、酵母150克、白糖400克、泡多源50-100克、乙基麦芽酚1克、温水5.5斤。
工艺:将以上原料依次加入水中,和成面团,放入35-45度醒箱发酵30-50分钟(常温发酵1-2小时),然后,成型、放入烤盘、刷涂肉酱,中间打一个鹌鹑蛋,送入烤箱烘烤。
肉酱配方:切碎熟猪肉(或牛肉)、笋丁或水萝卜丁、花生油、咖喱粉、五香粉、辣椒粉、食用盐、芝麻仁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大郎烧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大郎烧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